“慎獨”是儒家修身覺悟的密鑰慎獨這個詞出自“君子慎其獨也”,在儒家早期經典《大學》《中庸》等著作中都有論述?!洞髮W》是儒家經典“四書”之一,原是《禮記》第四十二篇,是一部關于如何學習修身、為政之道的書。早期儒家真的有那么厲害嗎?現在,我們就把“慎獨”二字,放回到《大學》《中庸》的原文中再做詳細考量。
儒家“慎獨”的內涵是什么?
“慎獨”是儒家修身覺悟的密鑰慎獨這個詞出自“君子慎其獨也”,在儒家早期經典《大學》《中庸》等著作中都有論述。通行的解釋是:“品德高尚的人,即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?!庇幸恍├习寤蚬賳T,喜歡請書法家寫下“慎獨”兩個大字,裝裱起來掛在墻上,以彰顯自己品格和修養。慎獨,真的是謹慎獨處之時的含義嗎?這顯然是一種望文生義的死板解釋。
“望文生義”的思路本身沒有問題,但既然是解讀古人經典,就應該去深察造字本義,進而究其初旨。先看看慎字的篆體字:慎字左側的“心”表示態度,右側的“真”字代表用鼎熬湯。造字本意是:小心地用鼎熬湯,引申為時時審慎的態度。再來看獨字的篆體字:獨字左側為犬,右側為蜀,是個形聲字,造字本義是:一種活躍于蜀地的不合群、愛爭斗的野獸。
《說文解字》:獨,犬相得而斗也。這里強調了“獨”是一種自我獨立的意識,而并不是獨處之意。所以“慎獨”的原意,解釋為:“小心謹慎地對待獨立的自我意識”,更為合理?!缎扌斜酒鸾洝罚悍鹫f,天上地下,唯我獨尊。有人說,這句話我知道,傳說佛在出生之后,向著西方走了7步,然后說出了這句“天上地下,唯我獨尊”的豪言壯語。
那么,佛的意思是什么?難道是天上地下,只有“我”才是最尊貴的嗎?佛家向來主張打破“自我執念”,這樣解釋“唯我獨尊”,肯定說不通。獨尊——在這里是“以獨為尊”的意思,唯我獨尊,要解釋成“唯有我知道尊重我的獨立意識”,佛陀是獨覺者,覺行圓滿,無非是想告訴世人:“世間萬物唯心所造”,守住了自我的獨立意識,也就守住了生命覺醒之道。
如果這樣去理解“慎獨”,是不是感覺到我們2500年前的儒家,思想好深刻,好超前啊,好厲害啊。事實上,以孔子為領袖的早期儒家,一直以體察天道,覺醒自我為己任,是到了孟子時代,儒家的思想境界才止于“王道”,側重于“王政”。早期儒家真的有那么厲害嗎?現在,我們就把“慎獨”二字,放回到《大學》《中庸》的原文中再做詳細考量。